中国大型拍卖推荐艺术家——李翰
发布时间:2024-04-10 08:42:01 人气:180
画家李翰,本名建辉,字旭之,号崇阿、鹤庐、寄山,生于一九六九年,山东青岛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二零零八年文化部侨联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会员,青岛市崂山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德艺双馨书画名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得二 0 二三巴塞罗那艺术学院、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毕加索故居博物馆联合颁发的优秀导师大奖。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画理论与创作高级研究班。受业于山水名家张复兴、程振国、李乃宙、杜平、单明波等老师,工于中国书法、国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的艺术创作,艺术上崇尚清四僧,石涛、石溪、八大、渐江的艺术开拓精神。多年来多次游历黄山、太行山、崂山等地写生采风,饱览名山大川山河之峻秀造化,感受华夏人文景观之时代气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会心于笔墨之间,先后创作了大量国画作品,得到了艺术界同仁及收藏界人士的认同。
书画作品入编二 O 二三天律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集》,人美出版社《国家墨宝》典藏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集》大红袍等。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画的全部,所以离开笔墨也就谈不上中国画了。中国画是通过传统笔墨语言表达、体现古典哲学思想、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笔墨精神。
一、笔墨精神体现人文精神。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蕴含中国文化的绘画艺术。这里的中国文化主要是在中国历史文明进程中不断提炼、传承和完善的文化体系,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为集中体现,充分反映中国人思维模式和审美理念,代表着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和智慧。中国画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实际上是中国儒、释、道的哲学理念的体现,比如以墨色浓淡来分阴阳之境,以留白来表现空灵之境,以画的内容来传递思想等等。道家的修养可见于墨色之平淡,儒家的规律可见于画面之黑白,禅佛妙境可见于整体意象给观者的感觉。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内涵就是传统文化。没有文化根基和底蕴的艺术是轻浮的,是缺乏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中国画的笔墨绝非只有技法而已,而更是一个画家对气质、创造、学养、感情和思想的有机结合,是艺术创作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想画作气韵生动,不仅要在画中下功夫,更要在画外下苦功。不读书就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就毫无主见,没有主见何谈思想,没有思想画作讲什么气韵生动,更何来中国画的精神和灵魂呢?
画家李翰在画品上秉承传统,主张画家学识渊博,要有学问修养。他认为学人之画,磊落大方、英华秀发、静穆渊深,方为画之正路。除了“气韵出自笔墨”外,重要的还在于“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更在于“气韵生动,本于自然。由人之学力有深浅,其效果所得有高下”。学画历程概括为研习传统、师法造化、独创三个时期。以“取古人之长皆为己有,而自存面貌之真不与人同”为自律,逐步以“师古人”为主转向“师造化”为主,并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法造化,画家李翰践行于寻常,登黄山并游历众多名山大川,以学养画,学用合一,以期终达化境。
画家李翰写祖国河山,扎根传统继承往来艺术大家之大成,山水浑厚华滋、元气淋漓,致达穷理尽性、笔墨神妙之化境。明代袁宏道云:“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画家李翰即是“善画者”“善学者”,又是“善为师者”,故其师古不泥古、师迹不拘泥、师造化更重心性,取精用宏,终有创造。五代荆浩认为,画山水应该“搜妙创真”。李翰于此多有胜人之处。他看山不停留在表面上,留心“静中之动”和“动中之静”,并有“山水我所有”之情怀和“三思而后行”之思辨。故其带着感情去游历和观察山水,不仅与山川为友、拜山川为师,还心占天地、悉万类性情、抉发山川之精微,使画境既写实又高于现实。所谓“三思”,一是作画前构思;二是笔笔所思,即笔无妄下;三是边画边思,此为李翰表现山水性情的妙法,亦是寄情山水、抒写山水的情怀,其作品点染自如、直得风骨,富有诗意,让人更觉祖国山河秀美壮丽、多姿多娇。
二、笔墨精神体现审美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其艺术方法、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代名词。世间万象,物态物情,胥赖笔墨以外现。六法言骨法用笔,画家莫不习勾勒皴擦,皆笔墨之谓也。无笔墨即无画。”笔墨从技法来说,“笔”是指勾、描、勒、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而从精神来说,笔墨之间所折射的是创作者的思想和画面艺术所透出来的气韵。技法和精神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笔”是一种对“形”的追求,所传达在纸面上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法体现,而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墨”体现的是一种“意境”。“意”就是创作的思想和感情,“境”就是所传递的精神和烘托的境界。境界为画中之上。有境界,则成高格。石涛在《画语录》中云:“笔与墨会,是为氤氲。”中国画强调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神,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从唐宋至元的山水画发展史看,山水画风格的每一次转变,其变化都主要反映在笔墨上。画家李翰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特点,而且继承并运用了“黄宾虹“五笔七墨”法,以大篆笔法作画,沉厚凝重、刚健劲遒、生辣稚拙,不剑拔弩张,不狂怪奇诡,呈现出一种内美。他将各种墨法灵活交替运用,尤重破墨、焦墨、积墨,融入水法、渍墨等技法,层层深厚,杂而不乱。“五笔七墨”法并非宾虹先生独创,前人多有运用,画家李翰结合理论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达到了化境,从而形成了浑厚华滋,意境深远的画风。
四、笔墨精神体现时代创新精神。明末清初国画大家石涛,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纲领性论说。其内涵有三:一是所谓“笔墨”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正是有了中国之“笔墨”,所以才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特色;二是所谓“随时代”,是对中国画发展问题提出的原则与标准,即传统的“笔墨”不能失去时代的气息与风貌,否则将使中国画的发展失去新意,乃至停滞;三是笔墨既是物质,又是工具,它只有通过与艺术家的艺术思维相结合,才能使其产生中国画独有的艺术性与神秘性,从而使中国画作品拥有应有的艺术魅力 。
时代性是中国画创新发展的最本质的属性。画家李翰先生就是“笔墨当随时代”的楷模。在创作思想上,他重视创造,认为“师古人”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不能泥古不化,要取长舍短、取精用宏,尤其要师法造化,故而主张:“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而“绝似”与“绝不似”正为画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空间。在创作技法上,他重视笔墨理论,且注重章法,讲究虚实、阴阳、黑白、聚散等关系。深知“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精神。画家也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民族的崇高思想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绘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