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梓——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功勋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5-07-30 23:44:52 人气:9



杨梓,生于 1981 年,2001 年毕业于榆林师范学校美术系。
2023 年世界文化交流贡献奖
2020 年全国两会特别推荐艺术家。
2001 年《喜悦》国家美术教育三等奖:2013 年-2015 年在王海力教授的门下学习风景写生及创作;
2014 年《博激流》省青年油画写生入选作品;
2015 年《嫁女》获得毕业展二等奖;
2006 年在央美学习油画创作至今一直在搞油画写生及创作;2016 甘肃省美术馆五人展;2018 年陕西省美术个人馆展;
现在任榆林市一幼儿园(陕北小吃绘本研究室主编)。
现为,国礼艺术家顾问。
国务外交礼品师。
2024 年 获得国际毕加索金奖。
2024 年 作品长卷《祈福》佳士得在线秋季精品拍卖会以 1000 万元成交。
《捣蒜扁食》序
于我而言,绘画是追溯往昔、叩问内心的旅程,而这组《捣蒜扁食》系列油画,便是这段心灵旅程的珍贵结晶。
在创作过程中,我试图用色彩与笔触,捕捉 80年代陕北大年初一那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彼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大炕上,剥蒜、捣蒜、和馅、涮皮,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食物的敬畏。那宽敞又暖和的陕北炕头,承载着数不清的欢声笑语,也承载着浓浓的生活印记。
食物,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存在,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恰似给予我们能量的“充电宝”。从田间到餐桌,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让我们深知每一口食物的来之不易。画中老人专注凝视扁食皮的眼神,那里面藏着的是对粮食的敬畏,更是对生命本源的尊重。这种情感,无关时代,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这浓浓的生活气息背后,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包扁食时,青年男女间的打趣,传递着人间的温情与爱意;吃扁食时,长幼互敬,其乐融融,这是家庭和睦的美好画卷。炕边书桌上那顶军帽和平安信,虽简单几笔,却勾勒出一个家庭为了国家的安宁,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这种家国情怀,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每一个小家与国家紧紧相连。画面中,或许还有一只慵懒的小猫,在炕头一角惬意地打着盹儿,它的存在,为这充满烟火气的场景又添了几分悠然与闲适。
我期望通过这组油画,让观者在欣赏陕北民俗风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爱与被爱,对食物的珍视,以及那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温暖、最坚实的力量,也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铭记自己从何处来,又将秉持怎样的信念前行。
杨梓序
2025 年 6 月


